“直到村上入户讲解并帮忙申请,我才知道高龄津贴是国家给老年人的一份保障。”近日,皋兰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回访时,村民这样说。
高龄津贴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惠民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关爱。皋兰县检察院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和国有财产保护领域,精准监督,积极应用数字检察模型查找问题,以“数字检察+公益诉讼”方式,及时发现监管漏洞,推动高龄津贴实现规范发放。
今年3月,皋兰县检察院通过对县域内各乡镇高龄津贴发放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筛查,发现辖区内80周岁以上老年人存在未申领高龄津贴的情形。
“我们先后前往民政及公安部门收集相关信息和证据材料,经调查发现各职能部门与各乡镇存在信息沟通不畅通、动态管理不到位等管理漏洞,导致高龄津贴发放不规范。”办案检察官介绍。
为督促相关行政部门进一步做好高龄津贴审批和发放工作,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4月底,皋兰县检察院就高龄津贴监管安全公益诉讼案件先后召开磋商及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及相关行政机关代表参加。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基本情况,并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听证会上的焦点问题进行说明;行政机关围绕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发表了意见。
经过讨论及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相关部门对人员信息未能及时互通是问题症结所在,建议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完善高龄老人信息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掌握辖区内老人变动情况,及时对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停发工作,共同推进高龄津贴工作规范化。
会后,皋兰县检察院及时向相关行政单位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加强高龄津贴发放精准化管理,严防多领冒领,建立亡故老人信息核查与多发津贴追缴机制;强化数据治理,完善高龄老人信息库,联动多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与动态更新;深化政策宣传,多渠道普及高龄津贴发放政策,提升政策覆盖率和知晓度。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单位积极响应,多措并举,对辖区内年满80周岁高龄老人信息进行排查核对,及时掌握派出所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等数据,重点核查户籍迁移、人员生存状态及银行账户变更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信息补录并补发高龄津贴。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标准、流程等内容常态化进行政策宣讲,做到家喻户晓、应报尽报、应发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