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偷拍

您所在位置:
国产偷拍 > 国产偷拍要闻 > 陇检时空 > 正文
陇检时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嘉峪关检察:扎实调查、精准监督还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真相

时间:2025-09-16 10:36:15  作者: 点击数:

一场因增值税专用发票引发的风波,让某邦商贸公司经理杨某亲历了一场沉浸式法治教育。从立案侦查到撤案,从懵懂无知到规范经营,检察官的介入不仅还了他清白,更让他懂得了依法经营的重要性。

粗放经营:补开发票引来“官司”

2019年冬,刚成立的某邦商贸公司内,负责人杨某正为防水材料采购犯难。一名自称某防水材料公司的业务员主动上门,称其公司产品可满足省外供货需求。杨某查看报价后觉得合理,便先订购一批试货,收货后觉得质量不错,杨某便开始从该业务员处长期采购防水材料,这一合作就是三年。

三年来,杨某的所有采购均以不含税价格进行,且从未要求开具发票,自认为“省”下了一笔钱。直到2021年,当下游客户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杨某才急忙联系业务员补开发票。业务员提出:“此前货物均按不含税价交易,若需开票,需杨某公司先将货款打入其公司账户,公司再将钱款回流给杨某后才能开具。”急于向客户交差的杨某未加细想,悉数照办。当年10月、11月,对方公司分两次开具10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近百万元。杨某此时才知晓开票企业为山东某防水材料公司,而对方也按约定完成了钱款回流,杨某以为此事就此了结。

2024年3月,山东某地警方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对山东某防水材料公司立案侦查。三个月后,杨某的公司也因同一罪名被当地公安局立案侦查。当地税务局认定涉案发票为虚开,并向杨某公司追缴少缴税款10.9万余元。

“我们有真实进货,怎么就成了虚开?”杨某急忙翻找出当年的运单、合同、销售清单,试图自证清白,2024年9月,杨某向税务机关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等共计32万余元。

检察求证:抽丝剥茧的真相之路

今年3月,最高检在全国部署开展趋利性执法和违规异地执法专项监督工作,其间检察机关针对公安机关办理的涉企案件开展全面摸排,发现杨某涉案案件的事实认定存在疑点。因此办案检察官没有简单以“开票企业虚开即受票企业虚开”下定论,而是坚持审慎履职,决定对案件事实进行深入核查。

检察官带领办案组实地走访了杨某公司经营场所,调取购销合同、发货清单等书证,询问物流公司经营者核实运单信息,并联系36家下游客户确认销售情况,证实杨某公司确有真实采购业务。同时逐笔核对双方购销合同的转账记录,发现开具发票金额未超出实际应抵扣范围。

综合以上证据证实,检察官认为杨某不具有偷骗税款的主观故意,属于“有货虚开”,且开票金额未超出实际业务范围,加之其已在侦查阶段全额补缴税款,最终认定杨某及其公司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6月30日,当地检察机关向公安机关发出《通知撤销案件书》,三日后,公安机关撤案。

法律指引:规矩里的经营底气

案件虽撤,工作未止。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该企业存在管理缺失、财务漏洞、档案不规范、法人关系混同、人事管理混乱等风险点。结合案件暴露的问题,7月11日,检察机关向杨某的企业精准制发《风险提示函》,逐项列明风险表现、分析潜在危害,并提出大额资金的收支通过对公账户流转,会计与出纳之间形成监督和制约,对各类档案规范归档保管、将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分开保管使用,加强员工法律培训等具体整改建议,引导企业正视自身短板,堵塞管理漏洞、合法经营。

“杨经理,这次是深刻教训。今后务必核实供应商资质,规范财务手续,健全公司管理制度。唯有合法经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检察官的话语重心长。

风波过后,杨某的公司重拾经营信心,更筑牢了依法经营的根基。如今,公司库房内防水材料码放整齐,档案柜中购销合同、运单、发票按时间顺序整理得井井有条。“检察机关的提示让我们明白,做生意既要懂经营,更要守法律。”杨某说。

“在这个人口不足50万的西北小城,无数小微企业如毛细血管般维系着地方经济的活力。这些大多以‘夫妻店’形式存在的小微企业,没有专职会计、出纳,财税全靠代账公司处理,采购只看价格和质量,质量好就合作。”办案检察官介绍,同杨某相似,这种粗放式经营与法律意识的欠缺,大大增加了涉案风险,检察机关在办理这类涉企案件中并没有“一诉了之”,而是通过扎实调查、精准研判,帮助当事人摆脱不合理的刑事追诉,使其回归正常生活的同时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用精准监督呵护着当地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一场因发票引发的风波,最终成为检察机关“护企安商”的生动注脚。

关闭